门户
论坛
BBS
新闻
公司
导航
活动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道具
勋章
任务
门户
设置
退出
四海配资网
»
论坛
›
配资
›
配资入门
›
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
返回列表
查看:
730
|
回复:
0
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
股票配资网
当前离线
积分
12912
4304
主题
4304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29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1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9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12 积分
积分
12912
发消息
股票配资网
发表于 2021-6-7 0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5月25日,第18届蓝筹年会在北京召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所的“双聘教授”赵燕菁表示,判断人口数量不应简单地以人口数量来衡量,而应结合资本与人口的匹配,并考虑人均资本占用率。
以下是赵燕菁讲话的摘录:
“七大计划”公布后,社会上有很多讨论,尤其是对深刻影响中国几代人的计划生育“国策”是成功还是过剩。计划生育应该坚持还是放弃?一开始有必要追究坚持这个政策的责任吗?反对计划生育的人被证明是正确的吗?等等。
我认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可能是实际的,正确的后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知后觉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不能把当年的决定放到今天的场景里,然后狂妄地认为自己比当时的人聪明。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是,为什么计划生育提出的时候,中国只有6亿或者7亿人口?当时被认为是人口过剩。今天,我们的总人口翻了一番,达到14亿,但有人认为人口短缺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分析框架。只有在正确的分析框架下,才能将人口问题还原到真实的历史场景。
不幸的是,这样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学和人口学中并不存在。现有的理论框架都无法回答为什么总人口少时会出现人口过剩,而总人口多时人口不足。在现有的理论中,主要有两种理论可以被我们借鉴。一个是人口学上的马尔萨斯陷阱,一个是经济学上的二元结构理论的刘易斯转折点。我将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的分析框架。
所谓“马尔萨斯陷阱”,是指在古典世界里,生产资料,主要是耕地和牧场,按等差数列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且人口呈几何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当达到临界点时,只有通过饥荒、战争和瘟疫大规模灭绝人口,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类历史都一再证明了马尔萨斯的正确性。显然,如果人口增长不能伴随着领土扩张,那么抑制人口增长就是延缓经济崩溃的唯一条件。
所谓的“刘易斯转折点”是指在现代经济中,不仅只有一个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价格“无限地”向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一旦非农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增长速度超过农业部门,劳动力市场就会从供大于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因为这个变换是非线性的,所以有一个拐点。越过这个拐点后,劳动力价格将从农业生产力向非农业生产力转变。体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劳动生产率低于边际劳动力价格的行业会下降(农业首当其冲),甚至退出经济分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工(行业外移)。
现在我们把这两个不相关的理论结合成一个更一般的说法,把经济因素分为资本和劳动。资本是马尔萨斯框架下的耕地,刘易斯框架下的非农部门;劳动力相当于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人口。资本是未来劳动力创造的现金流的折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劳资关系的同一性。资本和劳动是等式的两边,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资本和劳动镜像关系的假设:资本短缺,人口过剩;资本过剩,一定的人口短缺。换句话说,人口过剩是相对于资本而言的。人口和资本过剩或短缺由双方共同定义。
回到计划生育的历史场景,1962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的时候,中国刚刚经历了建国后最剧烈的“三年天灾”。我的框架中所谓的“内卷化”,就是劳动力增长快于资本增长,导致人均资本下降的经济过程;“外化”凯特才能恢复生产资料和人口之间的平衡是它的逆过程,资本的增长比劳动的增长快。建国后,人口相对于耕地迅速增加,中苏关系破裂后,外部资本来源被切断,相对于人口的资本突然萎缩,导致中国经济迅速陷入马尔萨斯陷阱。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不仅有计划生育,还有知识青年“下乡”、政府干部“下放劳动”。这些都是资本急剧萎缩导致城市人口过剩的必然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